东湖评论:“碳”寻武昌 只华体会- 华体会体育官网- 体育APP下载此青“绿”
2025-08-11华体会,华体会体育官网,华体会体育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
2025年上半年,武汉市武昌区经济发展的成绩单格外亮眼:地区生产总值半年突破千亿,在中心城区中独占鳌头,固定资产投资增幅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也位居全市第一,“楚天首区”地位愈发凸显。在这耀眼成绩的背后,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这条“金线”,正在武昌区转型升级的一幅幅生动画卷中熠熠生辉。
武昌区环沙湖“双碳”经济带是全国唯一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——中碳登的承载地,从最初规划设想到如今全面起势,已构建起100万方的产业空间,吸引400余家涉碳企业入驻,区域总营收突破100亿元,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。为何“风景这边独好”?答案正藏在长远布局的眼光和狠抓创新的闯劲之中。
精心抢滩布局,坚守“咬定青山”的战略定力。自14年前中国碳市场建设之初,湖北就走在前列,逐步领跑全国,为武昌区大力发展“双碳”经济打下坚实基础。中碳登2021年落子武昌,是全国碳市场的“数据大脑”,也填补了湖北没有国家级金融平台的空白。依托这个重大战略平台,武昌区高位谋划,稳扎稳打,打出“1+1+1”的组合拳,即一座全国首个以“碳”为特色的商务楼宇、一份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的实施意见、一个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,形成从产业空间到配套政策再到顶层设计的全方位支撑。随着全国碳市场首次面向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扩围,中碳登累计清算规模已突破867亿元,业务量稳居全球首位,中碳登大厦集聚70余家核心企业和机构,形成“上下楼就是上下游、一栋楼带动一条链”的产业生态,辐射带动沙湖“双碳”经济带蓬勃发展。武昌的“碳”影响力正在呈几何倍数增长,支点建设绿意更浓,低碳转型势不可挡,未来充满无限可能。
全域向新逐绿,激荡“满园春色”的发展活力。绿色发展绝不是点上盆景,而是一场深入灵魂的系统性的变革。武昌区创新实施“碳共识、碳述职、碳招商、碳创新”四大行动,通过低碳讲堂向全区干部群众普及“双碳”知识,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;每季度开展领导干部“碳述职”,凝聚起上下一心强大合力;精心绘制碳产业链招商图谱,建立产业链长负责制,吸引一批“金凤凰”落户;坚持科技创新驱动,拓展绿色智能船舶、绿色智能建造、绿色高铁产业等产业场景;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武汉“双碳”研究院,承接全国碳市场大会、东盟绿色低碳峰会等重大碳交流活动,让武昌“碳”品牌走向全球。同时,利用AI+区块链技术探索碳普惠模式,市民只需在“武碳江湖”小程序中开设“碳账户”,就能通过乘坐公交、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积累碳减排量,兑换成抵扣银行贷款利息等实实在在的福利,形成政府治碳、企业降碳、个人低碳三位一体的良好局面。从打造“一座楼”到做亮“一条带”,武昌区“双碳”经济正朝着融合“一座城”阔步前行。
厚植金融优势,铸就“点碳成金”的标杆实力。今年6月,湖北“电—碳—金融”联办服务窗口在中碳登大厦启动运行,让新能源投资企业能够不出大楼就实现供电报装、绿色金融、碳市场交易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这一项全新的探索,折射出武昌区作为“金融之城”的综合优势。通过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、平台、制度等多维度创新,武昌区已形成碳评级、碳信用、碳核算、碳基金等全链条服务体系,实现“绿变钱、钱促绿”的良性循环。在此基础上,武昌区坚持做大耐心资本,“武碳通”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投资金额达300亿元,年均增长30%以上;成立50亿元首义科创母基金,备案绿色基金33.5亿元,推动设立100亿元绿水新航基金等绿色低碳基金,多元基金矩阵为“双碳”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“活水”,让每一项低碳投资都能生长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,反哺产业创新。
东风已至千帆竞。展望未来,武昌区必将以“双碳”为翼,在转型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破浪而行、勇立潮头,用澎湃的绿色动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